廣泛閱讀能輔助學習和充實內涵,但在升學壓力下,閱讀的習慣還能維持嗎?《天下雜誌》教育基金會在「2011青少年閱讀力大調查」中發現,家長學力和升學壓力對課外閱讀有明顯影響,圖書館則成為變相的K書中心,而非促進閱讀風氣的知識寶庫。

調查顯示,超過9成的父母和師長都贊成青少年閱讀課外讀物,而家長的教育程度,對學生閱讀習慣更是有關鍵性的影響。

調查分析結果指出,研究所畢業的父母支持孩子讀課外書的強度,是學歷為國中以下的2倍,其中又以母親的學歷差距更明顯,高達50.3%的研究所畢業母親,對閱讀課外書「非常認同」,但只有22.5%的國中以下學歷媽媽,對孩子閱讀課外書給予高度支持。

此外,在學校參與度的分析中,《天下雜誌》教育基金會也發現,老師對於課外讀物的支持度,會隨升學壓力提升而弱化。44%的國中生表示,師長對於閱讀課外書「非常鼓勵」,但到了高中,升學壓力提高,僅剩32%的高中生回答「非常鼓勵」。

《天下雜誌》教育基金會認為,儘管絕大部分父母與師長支持孩子廣泛閱讀課外書,但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,閱讀課外書對師長而言,是種「政治正確」的觀念,當觀念化為行動時,則因受到教育體制的壓力而受排擠。

升學壓力不只展現在閱讀課外書的支持度,也顯示在圖書館的使用目的上。超過6成國、高中生表示有使用公共圖書館或學校圖書館的習慣,但使用目的比例最高的是「準備考試或自修」,占38.3%,其中高中生就占了55.6%。

這項調查樣本數為全台3715位國、高中生,調查結果顯示,青少年閱讀的習慣受升學壓力衝擊很大,《天下雜誌》教育基金會認為,升學導向的教育體制,不僅束縛了師長,也束縛了學生,「希望孩子能找回閱讀的樂趣,養成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